周口抗疫先鋒:鹿邑縣中醫(yī)院 梁瑞華
吉林疫情蔓延肆虐的關(guān)鍵時刻,鹿邑縣中醫(yī)院接到了支援吉林長春的任務。3月16日,梁瑞華得知支援吉林這一消息后,第一時間報名參加。梁瑞華身為檢驗科科室主任一馬當先,起到帶頭作用。
17日一早,梁瑞華隨抗疫隊伍出發(fā),當天抵達長春。到長春后的第二天,就進駐當時長春疫情最嚴重的九臺區(qū)工作。
長春的三月還是冰天雪地,零下十幾度的氣溫,使大家感到很不適應。城市封了,街道空空蕩蕩,寂寥無聲,沒有春天該有的盎然生機。支援人員邁著堅韌的步伐走在空曠的街區(qū),讓梁瑞華想起了一句話:“一直以來,哪有什么歲月靜好,只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而已。“而這一次,梁瑞華也選擇了做走在前面的那個人,選擇做那個負重前行的“逆光者”。
梁瑞華經(jīng)過幾天的調(diào)整準備工作之后,開始每天準時進入九臺區(qū)氣膜方艙實驗室工作。梁瑞華的小組平均每天工作任務量為檢測11500管標本。從穿上防護服進入方艙實驗室,到做完1萬多管標本,期間不喝水、不去衛(wèi)生間,甚至連工作位置都不會挪動,坐在生物安全柜前不停地擰蓋、加樣,隨后上機提取,再接著點樣上機擴增。一個個標本經(jīng)過梁瑞華的手,變成一組組數(shù)據(jù),讓病毒無處遁形。方艙實驗室里,由于儀器很多,運轉(zhuǎn)的時候釋放大量熱量,方艙外面是春寒料峭,屋子里面卻是炎炎夏日,汗水浸濕了衣衫、打濕了頭發(fā),厚厚的防護服里像蒸籠,口罩也把臉勒出一道道痕跡,采樣管蓋磨破了手指。
轉(zhuǎn)眼間到長春二十多天了,這二十多個日日夜夜,梁瑞華和同事們堅守著,承載著河南人的囑托,學生宿舍的床躺得腰板疼,最不適應的還有每天要吃米飯,從家里的20度適宜天氣到長春的零下十幾度,從正常作息到這里的夜出晝歸,這一切好像都在突破身體的極限,雖然很累,但梁瑞華和同事們時常接到家鄉(xiāng)領(lǐng)導、親人、同事的問候、關(guān)心、鼓勵,深夜接到九臺政府送來的安全食品、水果,有他們做堅強后盾,梁瑞華和同事們更堅定了抗疫的信念。
梁瑞華和同事們堅信,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、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。③2